摘要:大多數人認為隨著年齡增加,骨量丟失和骨質疏松是自然現象,不是疾病,也無需防治,重視程度嚴重不足。忽視骨質疏松的防治,最直接和嚴重的危害就是骨折。

人們常用骨骼清奇來形容一個人天賦異稟,不過對很多人而言,骨骼清奇還沒能實現,反倒一不小心就骨質疏松了!多數人認為只有老人才面臨骨質疏松問題,殊不知你的骨骼健康水平很有可能早已“余額不足”。

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了《骨質疏松防治宣傳手冊》,數據顯示:

目前全球2億人口罹患骨質疏松癥,每三秒就有一例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生。

我國50歲以上骨質疏松癥發病率為19.2%,知曉率卻只有7%;65歲以上的人群患病率提升至32%。

1/5男性和1/3女性將在50歲后遭遇一次骨折,20%髖部骨折患者折后1年內死亡。

骨質疏松癥號稱“沉默的殺手”,早期癥狀并不明顯,公眾的疾病知曉率亟待提高。在國際骨松日來臨之際,骨科專家提醒大家,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,加上運動量日益減少,骨質疏松這一原本屬于中老年人的疾病,已經開始盯上年輕人了。那么,骨質疏松應該如何防治呢?

你的“骨”量可能在減少

大多數人認為隨著年齡增加,骨量丟失和骨質疏松是自然現象,不是疾病,也無需防治,重視程度嚴重不足。忽視骨質疏松的防治,最直接和嚴重的危害就是骨折。

很多老年人得的最后一個病就是骨折。與此同時,還有大量低骨量人群是骨質疏松癥高危人群和后備軍。

作為一種“靜悄悄”的疾病,骨質疏松無聲地蠶食著人們的健康。骨質疏松的骨骼在顯微鏡下呈蜂窩狀,孔隙比正常健康的骨骼更大,篩孔越多,骨骼就越脆弱,更易出現骨折。

人通常在30-40歲身體骨量達到峰值,此后開始流失且不可逆轉。由此引發骨質疏松、骨折等一系列骨骼健康問題。

骨質疏松癥會使人的骨質變薄、骨量減少、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,導致骨強度下降,骨骼脆性增加,進而誘發胸悶、駝背、骨痛、骨折等。

較嚴重者,輕微的外力,比如咳嗽、打噴嚏、搬重物時,就會發生骨折。

一分鐘自測,你的骨骼是否健康

是否經常摔倒(過去一年超過一次),或常因身體較虛弱害怕摔倒?

成年后是否曾因摔倒而骨折?

身高是否比年輕時減少超過3公分以上?

是否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?

女士請繼續作答:

是否在45歲或以前就已絕經?

除了懷孕、更年期或切除子宮外,是否曾連續12個月以上沒有月經?

是否在五十歲前切除卵巢并且沒有服用激素補充劑?

男士請繼續作答:

是否曾經因雄激素過低而出現不舉、缺乏性欲等癥狀?

每日喝酒是否超過約500毫升啤酒或一杯葡萄酒?

是否有或曾經有吸煙的習慣?

以上只要有1題回答“是”,就代表骨骼存在潛在的健康問題,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預防骨質疏松。

遠離骨質疏松,4個細節拯救骨骼

骨質疏松其實可防可治,做到“早預防、早檢測、早治療”,就能延緩骨骼變“疏松”的速度。

1、足量的運動

適度的力學刺激,能有效維持骨量,減緩骨質流失。有關節問題的人每天需要適量的肌肉鍛煉,如騎車、游泳或散步等。醫生建議每天戶外鍛煉1~2次,每天1小時左右,以輕微出汗為宜。

2、定期測定骨密度

40歲以上的人群應進行骨密度檢測,絕經后的婦女更應該重視此項檢查。

中老年人在做骨密度檢查時,若骨量減少9%以下為骨量正常,骨量減少9%~19%為骨量減少,骨量減少29%~39%則為骨質疏松、骨折等危險現象。

3、攝取足量的鈣和維生素D

想要保證骨與關節的健康,除了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、合理補充營養以外,專家建議成年人每日補充600mg鈣,1500mg氨糖。

因為當鈣攝入不足時,骨骼中的鈣就會釋放到血液里,以維持血鈣濃度,導致骨密度越來越低,骨質越來越疏松。

牛奶是含鈣最豐富且吸收率又非常高的首選補鈣食物,建議每天喝液態奶300克。除此之外,綠葉蔬菜、三文魚、沙丁魚、奶酪、豆腐也含有鈣。每日補充600mg鈣,補充鈣、留住鈣,讓骨骼加倍健康。

攝入足量的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利用,維持肌力,改善機體平衡功能。人體內的維生素D主要在日光紫外線照射下形成。建議適當進行戶外運動,保證充足的維生素D水平。

4、補充氨糖

關節養護還要注重補充氨糖。每日足量補充1500mg氨糖,修復潤滑軟骨,緩解關節疼痛,讓關節更靈活。對于喜歡運動的你,有很大的幫助。

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發布的《中國骨質疏松骨折防治藍皮書》指出,中國超過2億人處于低骨量和骨質疏松狀態。低骨量人群是潛在的高危骨質疏松患者,由骨量丟失引起的骨質疏松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問題。

在第八屆中國健康生活方式大會中,國際骨質疏松癥基金會會長哈里布特博士在大會上希望各界應重視“三高”和“一低”,即要像重視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一樣重視低骨量和骨質疏松帶來的危害。同時,也呼吁民眾要加強對低骨量和骨質疏松的重視程度。

骨骼健康是關系到每個人的大事,就算是中青年人,從現在開始防治骨質疏松一點都不早!關注骨骼健康,為生活“加骨力”!

最后要提醒大家,養護關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尤其對于老年人,要養成習慣,并掌握正確的方法。 

快速連結:骨科點點讚

R74ED41585DDFG


避孕手段有哪些?陽痿按摩哪些穴位 推薦5個穴位培訓機構招生營銷9說(1):文案先寫對,再寫好冬蟲夏草和西洋參可以一起吃嗎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88t23h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